人性的立場

最近重看《HERO》,裡面有2集提到律師這個行業的特性。
CFP™模二的講師───陳森松就在課堂上毫不諱言:
「我很討厭律師!因為他們不是替自己說謊,就是替別人說謊。」
台灣目前的政壇風波,律師一職似乎也給民眾同樣的觀感。
 
 
《HERO》那2集,律師為了讓自己的客戶勝訴,而無所不用其極;關鍵在於,他(她)的當事人是犯法的
若純粹以商業角度考量,律師的商品如果不是靠著自己的知識收取顧問費,那就剩下〝幫客戶打贏官司〞。
假設今天有一個人開咖啡廳賣Ice Latte,他會去調查這個客人的生平,然後才決定要不要賣嗎?
這樣應該早就倒店了吧!
也經常在電視、漫畫中看到,身為醫師的人為了自己的職業道德,為十惡不赦、泯滅人性的壞蛋治療,即使事後被殺害or背叛,仍然振振有詞地說:「因為我是一個醫生,無法袖手旁觀!」
《航海王》的香吉士也在甫出場替快餓死的壞蛋做菜,一樣說:「因為我是一個廚師,無法看人活活餓死!」
他認為不讓對方餓死,之後再憑武力解決他,才是騎士之道。
 
 
如果人們能夠接受上述的觀念,或認為這種劇情很讓人感動,那為何堅持替客戶爭取最大權益,並且無所不用其極的律師,並沒有得到類似迴響呢?
 
 
在下的第一個想法是,核心價值不同。
雖然世界上行業數千數百種,但是這個行業能一直存在,應該有其核心價值。
醫師,應該是把病人救活,並讓生命得以延續;廚師,應該是提供各種安全的食物,解決客人的飢餓與口渴。
所以說,律師應該是秉持自己的良知,為世人明辨是非與善惡,如同公正的天秤一般。
因此,當律師只是〝幫客戶打贏官司〞時,這一點就失去了天秤的作用。
大家會質疑~~~這些知識份子,書到底讀到哪裡去了?
 
 
另一個想法是,收入來源不同。
如果一個人行的正、做的端,那即使被糾纏進官司,他也只願意付一般的行情來雇用律師,並沒有必要額外花大錢爭取勝訴;畢竟他是無辜的。
若從這種人性面來出發,會願意花大錢也花的起大錢,來雇用律師的人,通常都不會是正義的一方。
而自詡為人間天秤的律師,一定也不會願意接受這種有爭議的case,惹上一身腥;甚至表面上接了,其實偷偷和對方律師合作,在法庭上讓自己當事人啷噹入獄。
所以願意接這種case的,也從中牟取暴利的,稱之為『惡德律師』似乎亦不為過。
因為好好的做事,通常只會擁有正常且合理的收入,不然哪個好人會願意沒事花大錢養你呢?
好人通常也是窮困的啊~~~
 
 
思緒走到這邊,就發現了一個很可悲的事實───有些人就是沒有辦法,因為堅持核心價值而獲利
於是為了生存,人們在這個醜惡的世間不斷掙扎。
醫師,薪資設計上不能讓治療順序以金錢來決定,而應該是以病情的輕重緩急,所以醫院給予薪水;因此醫師並不會因為沒把人救活,而失去這份頭路(把人醫死就是醫療疏失了)。
但是若還能添加一個額外獎勵,就是真的救活了能怎樣的話,那他們應該會用更多心力才是。
回到律師,一個捍衛正義的律師,能因此而得到多餘獎勵嗎?
感覺是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比較多,實質的金錢收入不多。
如果是一個三級貧戶的小孩,靠著一股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,好不容易成為律師的時候,這樣子的人,我們對他可以有怎樣的期待呢?
這樣子的人,如果對於金錢有異常渴求,所以善用自己的一切業務範圍來爭取高額收入時,也是再符合人性不過的事情。
 
 
順便扯一下台灣的金融現況,業務人員是因為讓客戶得到滿意答案而獲利嗎?還是必須成交商品呢?
既然每一個理財人員,都沒辦法靠著堅持核心價值而生存,那麼變成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銷員,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。
所以只要我遇到時常抱怨金融人員素質低落,卻一樣不肯支付顧問費的人,難免有點同情他。
因為這樣的人思慮層次不夠,不了解台灣的現況,其實正是台灣人自己所造成的。
只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,可是比登天還難啊!
 
 
我忘記從誰那邊聽來的,咀嚼之後覺得滿有道理。
如果今天在看《小鹿斑比》,結果斑比被獅子抓了一下,或是牠親戚直接整個被吃掉,那觀眾一定會認為獅子很壞、很可惡!
不過如果今天是看《獅子王》,木法沙指導辛巴如何正確獵捕跑步很快的鹿,那觀眾就會為了小辛巴未能一次撲倒成功,而替牠惋惜!
這個說法,後來變成我在跟對方解釋【立場不同】時,一個必舉的例子。
每個人都知道『將心比心』這句成語,可惜使用時間通常是希望別人思考自己的立場時,而很少能先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。
也正因為這樣的美德,在這個社會上是無法被pay的,因此退化成為推銷人員、業務人員所提倡,一般公司行號反而很少去強調這樣的價值觀。
所以我很慶幸自己有經歷過南山的零底薪業務訓練,讓身為獨生子的在下,得知怎樣地生存方式,才能對身邊的人更有意義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