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管控慾望

去年九月考完CFP,開始接觸magic;今年三月考完CFP,開始接觸rubik’s cube
因緣際會投入了腕錶的世界,一鼓作氣去買了一本厚厚的年鑑。
除夕那天,忽然心血來潮,熊熊報了CFA
那時我還不知道,自己那麼快就要展開真正的顧問之路。
對於平常消遣的羽球活動,也開始有了相當程度的熱愛。
每週還必須過濾兩集《霹靂布袋戲》、一本《商業周刊》、一話《海賊王》,每月消化 一本《男人幫》,手邊的好書更是三不五時就會增加。
AV當然得天天更新!!!
 
唉~~~
想當年國小畢業,鋼琴就擱著了。
進入國中,珠心算&跆拳道也逐漸荒廢。
高中聯考,不得已中斷了西洋棋&模型組裝的嗜好。
考完之後,反而自掏腰包去學習日文
研究所考試之前,日文2級鎩羽而歸;縱使還有一張3級證書聊慰我心,如今也退化成『50音發聲器』。
 
 
一天24小時,怎麼會夠呢?
以上還不包括坐在電腦前瀏覽網頁、收發信、尋找種子、感謝大大分享、MSN的哈啦、整理心得湊一篇【野人獻曝】‧‧‧
不過我想自己不是唯一遇到相同困境的,所以應該理性地面對。
理財規劃之所以存在,是因為人們的金錢有限;那麼成年人的作息規劃,也是因為時間有限
興趣與嗜好不見得要花大錢,無奈的是───很花時間!
有限的時間之內,我將無法任意發展自己多元的興趣與分散注意力,惟有集中精神、專心一致,才能在某個領域達到相當程度。
 
核心生財能力的部分,成年之後當然是首要!
CFP+CFA是理所當然的聚焦點,畢竟還有成本上的考量。
剩下的雖然都很想個別發展成特殊專長,不過誰能又是規劃師、又是分析師、又是魔術師、又是鑑定師、又是魔術方塊達人‧‧‧
萬一不願意捨,也就沒辦法得了!
所以短期內還是只能當作普通的興趣。
 
我相信很多人的興趣與嗜好絕對是更多元、更廣泛,不知道他or她們是怎麼安排時間的?
有時候真的很恨:為什麼自己不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?

有人的地方,就有是非

以前的我,不太能了解這句話。
現在的我,比較能清楚地闡述。

當單一個人身處團體之中時,由於無法和每一位成員都有完整的互動,所以同樣做一件事情,往往就會有正面與負面的觀感
大家都是成年人,大是大非的東西,已經能夠輕易地判斷。
無法厘清的,通常是關於『價值觀』的認定。
不管是誰,人們多數是八卦的。
於是他or她們對你的觀感,無論對錯,在無預警地情況下就會慢慢流傳開來
而訊息接受者,很難抵擋〝片面之詞〞的影響。
如果可以,就不會有【三人成虎】、【曾參殺人】的成語典故。

這種情況其實相當普遍,唯一的因應之道,還是誠實做自己
這樣有以下兩點好處:
1.你or妳不會很累;八面玲瓏、長袖善舞,反而有可能導致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的副作用
2.即使被誤會了、肚爛了,
對方也無法否認你or妳這個人很有原則

Gerald M. Weinberg在《The Secrets of Consulting》的最後,有提出一句得自農場的教訓:
『無論你灌注多少的心力,有些農作物就是活不了。』
回到現實生活中,我轉化後的解讀是───無論你or妳花了多少的精神,就是無法討好所有人
人一天就是24小時,真的應該將時間花在喜歡我們的人身上,而不是那些討厭我們的人。
當然,還是一個重要前提:
喜歡你or妳的,必須是與你or妳非常熟悉的。
討厭你or妳的,最好是生活只有些許交集的。

萬一討厭你or妳的,都是因為真正了解到你or妳的為人,那麻煩就大了‧‧‧‧‧

CFA LEVEL Ⅰ

Functional Area * 4
Volume * 6
Topic * 10
Study Session * 18
Reading *
79
 
1)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(1.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)
2)Tools and Inputs (2.Quantitative Methods + 3.Economics + 4.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+ 5.Corporate Finance)
3)Asset Valuation (6.Equity Investments + 7.Fixed Income Investments + 8.Derivate Investments + 9.Alternative Investments)
4)Portfolio Management (10.Portfolio Management)
 
 
 
根據官方網站的讀書計畫,1周需要閱讀10-15小時以上。
進度則是1周1章,18周讀完18章79節。
假設週末兩天扣掉,1天必須騰出2-3小時,5天才能湊到10-15小時。
這樣子連續凹4.5月,總共180-270小時,可以跑完一輪。

目前的狀況,因為精讀一字一句+使用最厚的教科書,進度非常緩慢。

如果到時『地獄極樂顧問路』啟動,勢必更沒有辦法堅持。
使用異國的文字,闡述冷僻艱澀的道德規範與專業行為準則、計量方法、經濟、財務報表分析、公司財務、資產評價、投資組合管理,還真不是普通的吃力。
最有意思的是,分析師和規劃師的執掌差別很大,我壓根兒不想從事相關工作‧‧‧
正港是花錢考爽滴!!!

【野仁獻曝】小風波

之所以稱為〝小風波〞,是因為類似的事情應該早已發生,只是隱而不顯。
如今浮上檯面,如果說有人對此頗有微詞,我只能說自己何嘗不是。
對別人我無法期待,但願自己能因此學到一點經驗與智慧。
 
 
簡單來說,就是自己為了練習寫作,也想和大家建立一些檯面下的溝通平台,在一年半前開始了【野仁獻曝】的分享。
以電子報的形式發送。
內容不拘:好書推薦、金融常識分享、時事評論、情感抒發‧‧‧算是五花八門的大雜燴
這樣的舉動有沒有私心呢?
確實有。
因為我立志成為一位顧問,而顧問分勝負的關鍵在於思維的形成
所以我想透過這種對方幾乎沒有負擔成本的方式(文字檔案很小,不看就點幾下刪除,也沒人逼你or妳非看不可‧‧‧以上是個人天真的認為),讓不同環境的大家觀察我的思維邏輯有沒有不合時宜、欠缺周全之處,進而給予一些評論與回饋,能夠讓我相對快速地進步與成長。
僅此而已。
再者,縱然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品,其實我是以有朝一日能夠出書的角度來勉勵自己,稱不上嘔心瀝血,至少每一篇都力求精緻、真實、對人有意義。
累積至今已破百篇,自認應該不亞於某些報章雜誌的專欄程度。
 
 
產品品質的優劣,並非購買的條件。
在大約20幾篇的時候,就有一位大學時代任教的律師,回信給我:『別再寄那些有商業意圖的信件給我,I am BUSY!!!
雖然還滿寒心的,代表有的人根本沒看,就已經下了定論,不過那時我也才了解,必須尊重收件人的感受。
畢竟一開始是有看到e-mail就先發,好像看到郵筒就塞傳單一樣。
於是我終於仿效真正的商業信件,在信尾留下各種可能的聯絡方式,附上《若信件有叨擾之處,還請不吝告知回覆,謝謝!》。
可能是這樣,看起來更有商業意圖了吧!哈!
或許有些人的觀念是對的───你應該詢問有誰願意收到你的信
不過根據我兩年多來的業務觀察,人們絕大多數是被動的。
如果連被打擾都不願意回信了,那主動要求訊息的機率又有多少?
圖利自己的分享,叫做推銷;圖利他人的分享,叫做傳教
是個人比較深刻的體會。
 
 
那像我這樣的加害仁,又怎會成為受害仁?
可能跟個人自己的處世原則有關。
我對一個人若有不滿,我一定找機會當面跟他or她說;如果我選擇忍氣吞聲,那麼我就不會在他or她的背後抱怨
因為要批評別人,雞蛋裡挑骨頭,真的再容易不過,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。
不過若是要額外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,即使只是一般情況也非常困難。
所以退伍這兩年,我訓練自己頂多和大家哈啦無傷大雅的八卦,別去輕易審判他人行為的對錯,或是挑戰價值觀。
總之,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覺。
但是只要一些別人對你的看法,是透過第三者轉述、轉告,我認為這樣的感覺真的很差!
你or妳或許以為自己在保護一些東西,不想跟某些人撕破臉,但是無形中你or妳的不滿就在一點一滴地累積,無從宣洩。
對於加害人來說,他or她由於不知不覺,也無從改進。
到了最後,萬一你or你隨便丟一句:『你自己不會用腦袋想唷?這種事應該要有自覺啊!』
哇~~~
人非聖賢,別來這一套咩!
 
 
人要成長,就要面對現實,以下是試探之後有回應的部分。(不揭露姓名)
負面回饋
1.
本來覺得收到你的文章無所謂。
不過看到你寫的這些東西之後,我就不想再收到了,謝謝。
你大概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希望不要收到你的信罷,那是對人基本的尊重。
你應該告訴大家的是:想收到我的文章的人請回信給我,不然我不會再寄給你了。
 
正面回饋
1.請繼續連載吧~~小弟有在收看!!
 
2.【野仁獻曝】是我每日期待的信件
我喜歡看【野仁獻曝】…我都把【野仁獻曝】一篇篇的存起來^^
有時候也會再把之前的拿出來看…支持【野仁獻曝】。澤仁加油。
 
3.學長…我都是看標題決定要看與否!   XD
 
4.請繼續寫!我都有看..
 
5.你是一位特別的朋友,哈!
我覺得你很有"靈性",雖然這不太適合用來形容男生,但用"靈性"來形容你,卻是再貼切不過,每每收到的你的信,除了感動和敬佩,還是感動和敬佩,老實說,我並沒有每一封都打來看,但每一封絕對都保存下來,捨不得刪除,因為像你這樣用心用力去感受事物的人真的不多,我感受到你對生命的熱誠和對事物的堅持,每一 次收到你的【野仁獻曝】,就彷彿感受到你的生命力,為你感到高興,也為自己擁有你這樣一位朋友感到榮耀與幸運.
我老是心中納喊:王澤仁!你前景看好,是支績優股喔!你有很好的特質,你一定會成功的.加油!!
 
6.我想我也是那個詳細看完你野仁曝曬的好友之一。
在這其中可以看到許多有用的資訊先說聲感激啦,當然也可以知道這段時間你的心境變化許多。
無論如何,身為一樣在這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社會,讓我們一起朝財務自由前進吧!
 
7.不會阿,Samuel你寫的很好阿,讓我長知識,還很謝謝你呢!
 
8.你的野仁獻曝我來不及從第1篇就參與覺得很可惜

當你的野仁獻曝第100時…對那一篇文章特別有感覺
一直都是從你那獲得並沒有回饋給你感到sorry
我不是公司的高階或有地位的人也許從我這獲得讚賞不覺有什麼
但仍想對你加以稱許~~~你的成長是大家有目共賭的~~~加油!!
 
9.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with me for your email.
I love to receive
Thank you

 
10. 很高興能透過MAIL能欣賞到你的分享,或是與你交流喔!
上次跟你聊到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這本書
正如你說的寫的真的很不錯,他談到的觀念很堅定,卻是大部分的人不容易做到的
如果要向他一樣,他在書上有整理出重點,並且很清楚的把方法挑出來讓我們去練習實踐它
謝謝你囉
祝福你  平安喜樂
 
 
經過整理之後,有了簡單的結論。
一、
覺得還不錯的人,大多都是認識我、知道我在做什麼、想做什麼的,或許我們曾經有機會好好坐下來聊聊,所以對方大致明白我的用意。
覺得被打擾的人,應該只是點頭之交,或許我才剛拿完名片就加入,導致令人反感。
另外,由於一些社會團體的身分,讓不是很了解情況的長輩們,擔心我可能透過這樣的管道或頭銜,進行某些他們擔心會發生的事情。
二、
我被期待,在寄送不同的信件使用不同的身分。
不過我自己的感覺是,重點應該在於內容,而非表面的形式。
當然,為了避嫌,我還是會拿掉那個部分;因為說正經的,那對大家以為的業績或客戶開發,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。
  
人生永遠是不斷地成長,我也將透過此事件檢視自己尚未成熟的地方,對於寄件的對象與內容更為謹慎。
至於旁人的意見或看法,無論好壞,我還是會選擇性的吸收。
因為我相信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!
不應該某個年紀比較長、經驗比較多的前輩來耳提面命一番,或是某個比較挺你的換帖朋友來天花亂墜一番,吾人就照單全收。
分析對方說話的立場,明瞭對方真正的意涵,在任何時刻,都應該盡量避免情緒的波動與干擾,保持思維的冷靜與清晰,判斷是否符合自己做人處世的原則,才是我希望擁有的能力。
有人說:有EQ,沒人性
明明就很想撂幾句髒話,或是狠狠給對方一拳,不過為了符合社會對於文明人的期待,我們還是必須打躬作揖之後,微笑地目送對方離開,或是謝謝對方的指教‧‧‧一切的一切,無非是為了別撕破臉,因此大家都習慣帶上面具,以及不去拆穿他人的面具。
當然,一定有人是發自內心的以和為貴、真心地為對方著想。
這種境界,正是我努力的目標。
 
Judge me not by my action, but my goal.
我真正想說的是,如果沒有把那個人當朋友,我不會寄。
我的文章不是可有可無的垃圾,所以那些收了無所謂、收了沒有看的人,【野仁獻曝】對諸位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。
可能你or妳們真的很忙,廢寢忘餐地在衝刺事業與工作、可能你or妳們非常優秀,不會從我的分享得到什麼收穫。
總之,自己的心血送出去給人踐踏,還造成彼此不悅,真是大可不必。
與其這樣,在下一來省下工夫,二來不會得罪人,大家維持淡如水的君子之交,相信自是皆大歡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