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右銘

座右銘東漢-崔瑗
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
世譽不足慕,惟仁為紀綱。隱心而後動,謗議庸何傷。
無使名過實,守愚聖所臧。在涅貴不緇,曖曖內含光。
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。行行鄙夫志,悠悠故難量。
慎言節飲食,知足勝不祥。行之苟有恆,久久自芬芳。
 
作者生平
崔家兄弟三人,崔瑗排行第二,最受父親器重。
據《文選•崔瑗《座右銘》》呂延濟題注:『崔瑗,字子玉,涿郡安平人,銳志好學,素有宏遠抱負。但由於年少時,銳氣太盛,好憑意氣用事,以至於為報兄仇而殺人,闖下大禍,亡命天涯,後幸遇大赦而得重返故里。』
 
經過此次波折,崔瑗開始反思反省過往,檢點自己因血氣之勇而造成的惡果:不僅飽受顛沛流離之苦,更使時光空拋,學業荒廢,內心悔恨不已。經深思熟慮之後,援筆作了一篇銘文, 並將此〝常置座右〞,朝夕對照。
崔瑗言必信,行必果,自立了座右銘後,就一絲不苟地實踐其諾言,矢志在學業上有所建樹。皇天不負有心人,經十餘載風雨寒暑,勤讀苦練,終使崔瑗以【高於文辭,尤善章草】聞名遐邇,就連有『草聖』之稱的書法家張芝也要以他為師。
本文題為《座右銘》,崔瑗也就是我國開創座右銘這一文體的第一人。
 
 
小的時候,只知道單純背誦課文。
如今重新好好咀嚼一次,才發現這短短不過100字的【座右銘】,其境界實在是太高了,高得嚇人‧‧‧枯萎的玫瑰
不知道有史以來,真正完全做到的人類能有幾個?
一般人連開頭前兩句,都做不到。
原本以為或許就連作者本身,也僅是一種領會與體悟,不見得能夠身體力行;但從描述看來,他確實言出必行,因此這首【座右銘】才得以傳唱千古。
 
縱觀目前環境,真正容易看見的是一些在他人背後指指點點、說三道四,對於自己卻是盡可能歌功頌德、自吹自擂之輩。
給了別人一點恩惠,就耿耿於懷,希望對方可以泉湧以報;倘若自己受了他人的幫助或扶持,卻覺得本來就是應該的,絲毫不懂得感恩。
要不羨慕與在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與感受,幾乎是不可能的!
任勞、任怨很簡單,任謗最難。
名不符實的人,比比皆是;鋒芒畢露的人多,韜光養晦的人少。
『知足常樂』,琅琅上口,然而誰又真的知足呢?
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,永遠都想擁有更多。
 
 
想想個人的為人處世,確實離以上境界還是太遙遠了。
往往在無意間,難免又造了口業、又批評了他人;其實在指責他人、想要給別人建議的時候,或許自己根本什麼都沒有做好,八字都沒一撇。
孟子曰:『人之患,在好為人師。』咬牙切齒
雖然時有警惕,然而久了又容易忘記,導致故態復萌。
 
相較於來自外界的幫助或回饋,我也時常覺得好少好少,但自己已經貢獻了好多好多。
然而這真的只是我個人的感覺,畢竟誰不認為自己已經付出得夠多了呢?
我做成這樣,結果卻是那樣,他做成那樣,結果卻有這樣‧‧‧到底是怎樣?
太多的埋怨與不滿,阻礙了人們前進的動力。
更何況即使他人真心地給你意見,也不保證一定可以虛心地接受。病厭厭
 
我知足嗎?
目前絕對是不夠格的。

嘴巴沒有說,不代表心裡沒有想,縱使沒有身在福中不知福,但卻總想要得到更多,對於名利、權勢與物質,都還存在許許多多的渴望。

何嘗不了解一旦知足、一旦惜福,人生就會變得更加喜樂?沉思
不過,幾番天人交戰下來,落敗的總是理性的一方。
 
 
作者是歷經過報仇殺人、亡命天涯後,方能大徹大悟,修成正果。
在下希望自己不用走得那麼坎坷,若能達到其中一小部分,例如:【慎言節飲食】,足矣。